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7、58页,会叙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2.通过讨论视频国家及歌词,会阐述整体和部分的原理及对应的方法论的运用。
3.剖析三个和尚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包括了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我们懂得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道理,就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的同学也许会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什么 价值?)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有什么坏处?
举例:看到吊灯、房子在颤动,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地震——振震——躲到哪里呢——三角空间,千万不能躲在床底下和桌子底下,这样就会加大了被击中的可能。
煤气泄漏——马上关闸门、开窗
印尼海啸——动物的反应——一个10岁的英国女孩看到了海面的异常,联想到刚刚在书本上学到的海啸知识,迅速呼喊周围的人逃离,这使得周围百余人因即时撤退而幸免于难。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P57探究1:——
——人是一个整体,手包括手指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俱在食指,不在拇指,故不敢改,若改动一个手指,就要改全身、改全画”,如果改动了这一手指,就会影响到人物的整体,所以,黄筌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过渡)正是因为整体和部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黄筌跟本无法改动原画。 而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那么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