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14.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发展
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15.《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 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16.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7.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