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节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年12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月河路小学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民族性 B.时代性 C.先进性 D.包容性
2.“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促进人物”颁授典礼于12月15日晚上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表示,“要大力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提升文化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
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华夏五千年中国龙文化,亿万华人传承中华龙精神!盛世2010国人敞开国门喜迎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两大世界盛会!为向全世界展现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龙神韵,首尊双面“国宝金玉九龙壁”在2010年12月15日横空耀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
4.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玉树抗震救灾中,大爱同心、无私奉献等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③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这种观点( )
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抢险救灾精神是舟曲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保障,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选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2010年10月26日,“嫦娥二号”成功进入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试验轨道,开始用自身携带的CCD相机为月球近距离拍“特写”。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力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