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2年高考政治(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P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7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2/1 16:32:0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34.P1P2 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B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作用、价值观及其作用等知识。福建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①③正确。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故②错误。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说法错误。
 
 
35.P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35.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中农村学生观念由“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转变,说明了社会意识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即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