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文综3.A1 假设一年内 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课标文综3.A1 D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发行规律,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根据这一规律,该国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500亿元,而实际发行量为5000亿元,根据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故答案为D。
课标文综25.A1,B3 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课标文综25.A1,B3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通货膨胀与投资等知识。通货膨胀意味纸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意味物价还会继续上涨,增加当前消费即现期消费有利于减少损失。故A项正确。通胀有利于债务人,因为纸币 贬值,同等数量的纸币的购买力低于通胀前,因此通胀预期日益强烈,延迟归还债务更加划算。故B项排除。如果债券利率和储蓄利率低于通胀率,消费者的实际收益将为负值,因此C、D项也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