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精析
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时高考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分配方式、分配政策等的理解,复习备考可以结合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去思考。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 生产决定分配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①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