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解析】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8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5/1/8 7:37: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的稳固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来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答案】D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材料表明嫡长子继承制下余子不能分封,不能使仁孝之道发扬光大,“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说明推恩令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因此选择D。
2.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答案】B
考点:选官制度。通过科举制,大批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文学家等社会有用人才 涌现,为中华民族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 B 项。A 项错在“完全”;C 项错在“彻底”;D 项错在太笼统,“古代”时间太宽泛,在科举制之前的 选官形式有门第、孝廉等;皆排除。
3.“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