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右侧文物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同期文物有“后母戊鼎” B.可为研究籀文提供素材
C.牛耕时代来临的重要例证 D.反映出青铜制造工艺水平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业
【解析】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而图中文物是商王武丁时期,故A项正确;籀文指的是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与图中文物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牛耕,故C项错误;图中文物是石牛,不是青铜器,故D项错误。
【答案】A
2.“师尚父(即吕尚、姜尚)谋居多。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该材料反映出( )
A.王族身份,守土封疆 B.大兴礼乐,有序尊卑
C.镇守疆土,藩屏王室 D.尊王攘夷,称霸诸侯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姜子牙因功而封于齐国,并非王族身份,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因其俗,简其礼”的做法相矛盾,故B项错误;从“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镇守疆土,藩屏王室,故C项正确;尊王攘夷,称霸诸侯是在齐桓公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3.唐朝宰相杜佑曾评论道:“周之兴也得(姜)太公,齐之霸也得 ① ,魏之富也得 ② ,秦之强也得 ③ ,……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