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山东半岛地区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 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
2、《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3、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B.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的松弛
4、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立”。由此可知: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5、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6、著名学者余英时在《东汉生死观》中写道:“战国文献中‘仙’被描绘为漫游空中的隐居的个人,与人间毫无联系。但在东汉文献中,我们开始发现‘仙’也享受家庭生活,他们不仅将家人带到天堂,而且把在人间的所有动产、不动产也带到天堂”。对这段话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战国典籍中仙人超脱尘世,自由自在,折射出民众对残酷社会现实的厌恶
B.汉代文献中仙人世俗化,反映出在两汉稳定的社会秩序下民众眷恋现实生活
C.东汉时道教兴起,为吸引底层民众,在仙道传说中增加了世俗化的成分
D.汉代商品经济发展,宗教信仰和学术文化受市民文化影响逐渐走向世俗
7、薛福成说:“中国地博物阜,迥异诸国。前此善通有无者,有徽商,有晋商,有秦商,皆以忠实为体,勤俭为用,亦颇能创树规模,相嬗不变者数世;而于积寡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