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最新 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 第一期):F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20 8:53:4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F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目录
F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F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F2开创外交新局面      1
 
F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6.当时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
A. 雅尔塔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大
【知识点】F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外交·万隆会议
【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可以推断出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故本题选择C项。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新时期外交的理解。
 
 
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201411)word版】F1 28.(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