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贵州省兴义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7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10 15:28: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墨家学说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老庄哲学的影响
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强调从“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D、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