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
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2. 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长期发展的产物
B.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C.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3. 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
货膨胀的担忧。对于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
③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④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 下表显示的是人民币外汇牌价,表格内容说明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12年10月29日 100 630.10
2014年10月29日 100 614.05
A.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C.外汇汇率跌落,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跌落,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5. 2013年某企业生产10万件甲产品,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是11元,假如2014年甲产品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10%,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甲商品的
价值总量为
A.100万元 B.110万元 C.120万元 D.1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