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3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0/18 14:01: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                                         
①“仁者,爱人 ②“民贵君轻” ③“兼爱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2. 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3.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4.汉武帝采纳董仲树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7.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它主张“仁政”                  B.它主张“天人感应”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D.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