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本节考点
|
对应题号
|
错题统计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1、5
|
|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
2、3、4
|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6
|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8
|
|
改革
|
7、9
|
|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
10、11
|
|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12
|
|
综合考查
|
13、14
|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4·临沂模拟)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缺乏起码的公平时,社会心理就很难积淀起劳动光荣的观念。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同等重要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解析:选A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缺乏起码的公平”是社会存在,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表现,材料体现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A入选。B、D题干未体现,C错误。
2.(2014·赣州模拟)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首先是基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②入选;其次可联系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④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③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依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