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第七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本节考点
|
对应题号
|
错题统计
|
民族关系
|
8
|
|
民族关系的原则
|
1、3、7、8
|
|
民族政策
|
6、10、11
|
|
我国的宗教政策
|
2、4、5、9、12
|
|
综合考查
|
13、14
|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4·德州模拟)新疆建设兵团八十六团是一个哈、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团场,近年来,八十六团通过实施国家“兴边富民”项目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
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选D 根据题意,题中强调新疆建设兵团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做出贡献,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故D入选。本题没有涉及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信息,故排除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本题没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信息,另外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但不是社会基础,故排除。
2.(2014·济南模拟)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 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
①我国宗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①③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的宗教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题中没有涉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故排除。根据题意,题中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体现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故②④入选。解答本题要对教材相关表述深入理解,对宗教问题要有正确深入的把握,认识到其性质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