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下列对公元1世纪时期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 ③汉字已经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④中华文化已经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公元1世纪主要为我国的东汉时期,此时,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在新疆,中国文化已经能够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并存,故①②入选。汉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错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才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排除。
答案:A
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刚健不闻,阴柔萎靡,创新不足,封闭有余。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据此回答2~3题。
2.由上述材料可知,“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的重要原因是( )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
D.中国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
解析:由“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可知,应选B。
答案:B
3.要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应( )
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继承和吸取外来文化 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应吸取的是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且“继承”用词不当,①错误;我们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