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建立了公有制
C.各族人民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我国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国的建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故B正确。A、C、D皆与题意不符。
答案:B
2.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市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落实,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的吉林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自2012年起连续两年开展“教育工作管理年”活动,全市整体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地区前列。两地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C.彻底解决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教育共同发展,D符合题意;我国已经建立了新型民族关系,A错误;B中“消除”说法不准确;C中“彻底解决”说法错误。
答案:D
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在灾后重建中,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积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把玉树打造成青南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基地。玉树在灾后重建中的这一做法( )
①创新了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方式 ②表明该民族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③推动了该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有利于该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玉树作为我国的一个民族地区,在灾后重建中致力于打造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基地,推动了该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社会管理方式,①不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