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构成
3.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划分
标准
|
培养基
的种类
|
特点
|
用途
|
物理性质
|
液体培
养基
|
不加凝固剂
|
工业生产
|
半固体
培养基
固体培
养基
|
加凝固剂,
如琼脂
|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鉴定
|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
|
化学成分
|
天然
培养基
|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
工业生产
|
合成培
养基
|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
分类、鉴定
|
用途
|
选择
培养
基
|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在培养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等)
|
用途
|
鉴别
培养
基
|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测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
特别提醒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
①自养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无机物,而异养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的有机物,因此可根据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判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②含氮无机物不但能给自养微生物提供氮源,也能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如NH3既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也作为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