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第Ⅱ卷共4题,共160分。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l40分 )
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A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主张体现了
A.“民贵君轻”思想 B.“天人感应”学说 C.“无为而治”主张 D.“仁政爱民”观念
13.《唐律疏义•杂律门》规定:“诸私作斛斗秤度不平,而在市执硐者,笞五十;因有增减者,计所增减,准盗论。”据此可知唐代
A.重视商业监管 B.限制贸易场所 C.私营贸易主宰市场 D.实行“抑商”政策
14.美国史学家墨菲称赞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平的黄金时代,“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在此,墨菲高度评价了宋朝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