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回答1~3题。 表1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保护了土壤肥力
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提高了复种指数
3.根据实验资料,“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使用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L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图1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冬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5. L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