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
25.史料记载:“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2市4镇,明末清初增为10市7镇。嘉定县市镇由正德年间的15个,增加到万历时的3市17镇。松江嘉靖以前尚‘城多荆榛草莽’,到隆庆万历年间已是生齿浩繁,居民稠密……计男妇不下二十余万矣。”材料表明
A.明代逐渐呈现市镇化趋势 B.明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鼎盛
C.明代城市的规模发展较快 D.明代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
26.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B.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C.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D.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
27.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8.据“文革”研究专家金大陆统计,“文革”十年间,有着上千万人口的上海,离婚率低得惊人,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8对夫妻离婚。当时人们对于离婚问题的认识,不包括 (A)
A.离婚是与“两个凡是”唱反调 B.离婚反映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C.离婚是蓄意给社会主义抹黑 D.离婚是想学“美帝国主义”
29.《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规定:原告与被告就某物发生争执,原告所提起的是对物的诉讼。例如某人占有一有形体物,铁提(人名)肯定这物是他的,而占有人主张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