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2.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②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广泛使用白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身善织屦(麻等组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营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 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5.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 《坊墙倒塌以后》 B. 《汴河两岸》 C. 《长安城的落日》 D. 《宋代京城的辉煌》
6.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范围都不断扩大,活动地域也不断延伸,这说明:
① 商品经济有开拓性、开放性特点 ② 晋商和徽商富于开拓精神
③ 晋商和徽商有自己独到的经营方式 ④ 当时统治阶级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