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个同学就这幅图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推论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3.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宗法制 礼仪之地 B.分封制 儒学发源地
C.分封制 经济大省 D.宗法制 儒学发源地
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5.“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陈平 丞相 游士
周勃 太尉 吹鼓手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灌婴 太尉 布贩
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枢密院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6.右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
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A.皇帝重视将相 B.突出社会分工
C.将相出自布衣 D.体现封邦建国
7.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
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 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8.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