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 专题22 理性认识高考作文—专题28 学会点题(7份)教师文档(知识框架+走进名人+演练提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282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4/16 14:05: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广东一考生

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春雨,润物无声,让土地悄然焕发生机,让天空亦忽然变得晴朗。

现代哲学把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难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的生存利益。富人行善是 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人利益的行为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再者,只有接受善心,才能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 择。

一份慈善如一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的善心。

感恩与感谢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石油大王哈默,曾接受他人救济,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或许这也是他日后出人头地的一个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