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
A.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 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C.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2、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3、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项规定不利于( )
A.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
C. 直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主要说明孝文帝( )
A 个人文化知识丰富 B喜欢读诗辞汉赋文章
C重视汉族儒学文化 D精通中原的政治制度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大融合
6.王安石指出:“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可见保甲法推行的直接目的在于( )
①维持地方治安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 ④节省军费开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讲到: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增长。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是( )
A.通过加税来增强国家财力 B.用改革经济来操纵国事
C.以抑制土地兼并稳定农业 D.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
8、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 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上述材料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B.商人、新兴资产阶级,企业管理人员是宗教改革的最早发起人
C.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复杂,教派之间矛盾尖锐
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领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要求
9、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在世界上不能有一个头,世上也没有人能统治它,主教和教皇不能统治它,只有在天上的基督是头,也只有他统治。”该观点( )
A.将人们从宗教神学中彻底地解放出来 B.否定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摧毁教会组织,重建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