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二调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每小题1分,共48分。)
1.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2.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的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3.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4.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