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道:“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种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到形声、会意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字。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考、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能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注重实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是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2年最风靡全球的音乐当属韩国歌手朴载相的一首《江南Style》,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将各自国家改造版的“style”上传至网络,让人们见证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说明 (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④改造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医学”三合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到今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 ( )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③认为应坚持文化创新④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