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 从2013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考点分布看,本专题高考考查的重点有: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且非选择题的数量多、分值高。在能力考查上,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组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2013·高考浙江卷,31)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2.(2013·高考安徽卷,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和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环璄 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3·高考江苏卷,23)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组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2013·高考北京卷,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