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真题集锦】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6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14 14:16: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3·高考天津卷)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解析:选A。本题的题眼是“探索”“新发现”。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的观点,从材料中人们的一系列“新发现”可以得到说明,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错误的,直接排除;由于题干材料只谈及具体科学而未涉及哲学问题,故C项不选;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不是源于对世界的惊异,D项说法属于唯心主义。
   (2013·高考重庆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回答下题。
2.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解析:选A。本题的题眼是“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安倍晋三的言论从个人主观出发,歪曲历史事实,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故A项正确。B项没有抓住其言论的本质性错误,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其言论不是真理。D项与题干无关。
3.(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