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北正定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1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7 11:52: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2.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3.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4. 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5.乾隆时期,南洋一带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如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制造的“红溪惨案”,引起了清朝政府的反感;外国人聚集的地方如(澳门)也经常有洋人犯案,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于是,1757年乾隆南巡回京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乾隆实行“一口通商”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对西人制造事端恐惧              D.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