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和英国的文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意味着
A.专制政体的终结 B.工业革命的起点
C.农耕文明受到冲击 D. 工业革命的起点
2. 《天朝田亩制度》与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的相同之处是
A.平分土地给农民 B.反对封建制度 C.提出土地国有 D.保护小农经济
3.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
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4. 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用干支纪年法记述1842年,应属于
A、辛丑年 B、壬寅年 C、癸卯年 D、甲辰年
5.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 B、乙 C、丙 D、丁
6.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