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南宋人叶寘的《垣斋笔衡》云:“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表明宋朝时( )
A.政府重视推广青瓷的制作技术 B.开始发明青瓷的烧制技术
C.开始形成北青南白的制瓷格局 D.北方成为青瓷的主要产地
3、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州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4、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D.自然经济所占成分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