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地球公转方向为自____向____。
2.周期
1恒星年,即____________________。
3.轨道与速度
特别提示: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示意
2.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
变化特点
|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甲代表节气是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_____
|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乙代表日期是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___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
春、秋分日
|
全球各地__________(如图丙所示)
|
灵犀一点:(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运动,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运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光照图中的几个时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