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选择题 共50分)
1.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 “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相权不断膨胀
2.《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材料表达的中心含义是
A.古代中国很注重礼乐 B.礼乐刑政综合为治 C.礼治是核心 D.古代中国很注重刑政
3.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 4.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
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 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
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 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