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大方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词为必答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词卡上;
2. 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词卡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种文学史论点认为:宋明“理学”主张以“理”灭“情”,走到极端,等于灭绝了人性感情,于是引起文学的反抗声音,致力于宣扬“情”的美好及其所受的压抑遏制,如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是“冲破封建礼教”的典型作品。
由此,遂又进而引起评论,说《红楼梦》是继承发展了《牡丹亭》,是更强烈彻底的以“情”反“理”,云云。
是这样的吗?说是说非,不由个人爱憎,应从曹雪芹书中的客观内涵来审断,即《红楼梦》一书虽曰“大旨谈情”,究其本意,是否即可从此一句话引申出一个“唯情主义”的认识结论来?
事实并不十分难晓,稍加梳理,便可分明。
先说“理”到底是什么。汉字的“理”,本是从“玉”而作,本义即玉石的纹理之美。由此而生的引申义,即层次、条理、秩序以至规矩、规律,皆属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