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4届高考政治精品教学案专题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683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11/30 14:41: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重点知识梳理】
一、实践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重点突破】
1.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易错点 不能正确认识实践的外延
提醒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2.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