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山东省文登一中2014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8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1/16 16:22: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
 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
 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 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政策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5.《字林沪报》是中国近代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有人在这份报刊上查阅到这样一段文字:“高丽之乱国固非自今日始矣。光绪八年壬午岁,大院君之变,则日本暗主其谋。光绪十年甲申岁,金玉均之叛,则日本明助其力。若今东学党之事,不过乱民匪党,癣疥之疾,而竟兵连祸结,若临大敌者,此中未必无人焉”。这段文字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