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4.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以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的思想
5.“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哪位哲人 
A.普罗泰戈拉      B.安提丰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