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中说:“齐国‘并国三十五’,晋国‘献公并国十七’,楚国‘庄王并国三十六,开地三千里’,秦国‘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之间战争频繁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国家统一已成定局 D.西周统治范围扩展
2.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期
②“洪武”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
③1127年北宋的“靖康之变”中的靖康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④《万历十五年》是学习明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万历是皇帝的庙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太庙 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4.《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