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 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C. 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2.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
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礼乐制度的崩溃
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不包括
A.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
B.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C.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4.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行政机构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