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北京市北信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30 8:08: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2.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推进了民主进程
3.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
4. 右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
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 
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6.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7.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