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命题揭秘对点精练:哲学的物质概念
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物质”概念应该说是哲学上最抽象的概念,要注意对它的理解。
命题角度 世界的物质性
高考地位:三年2考。2011江苏,2010海南
【典例1】 (2011·江苏单科,24,2分)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 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荀子的名言说明物质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实在性,D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世界的 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未体现自然界与人的意识的关系,B、C两项不符合题意,且C项本身观点错误。
答案 D
【典例2】 (2010·海南)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高度概括抽象出的最本质的东西 ,而“事物”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故①②正确。
答 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