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政 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6页)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上不答题,请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选择题答题用机读卡的,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选择题答题用机读卡的,同时须交机读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2.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 ②正确地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④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把握哲学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休谟认为“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由于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于我们,所以它们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一切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这一观点属于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很多名人名言包含深刻的哲理。对下列名言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联系是普遍的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
③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