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政治试卷
高中政治编辑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8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7/30 9:12:1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并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列关于商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价值互证是显现商品价值的根本途径③商品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规定着商品价值的大小④商品可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这是因为
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携带的特点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4.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碟片换来了一盆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小张本月领取了3000元工资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原价180元,实际支付110元。在这里,3000元、180元、110元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6.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③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不十分了解④“劣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