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模块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2013.6
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均田制首创于北魏,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在此制度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个体农耕 B.田庄经营
C.集体生产 D.民屯开垦
2.中唐诗人描述汴梁(今河南开封)“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政府取消开市时间 B.坊市制度不复存在
C.个别城市出现夜市 D.政府取消市场限制
3.下列农作物品种中,在明清时期传入并推广种植的是
A.水稻 B.甘薯
C.棉花 D.粟
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这体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
5.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6.据统计,清乾隆帝时,全国人口由1740年的不足l亿,到1790年超过3亿;道光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来说
A.加重了社会生存压力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C.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D.是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
7.在诸多社会领域里,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其中涉及的领域是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教育
8.据文献可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隶属于台湾。近代日本割占这一岛屿是通过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9.1894年《天津早报》刊登一则商行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在华外国资本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新变化 D.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