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25)
1.“‘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
A.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的部门是 ( )
A.服务业 B.农业 C.工业 D.“新经济”
4.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6.《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7.我国对外贸易的路线,由汉唐的以陆路为主转到宋元的以海路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A.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B.北方战乱频繁,严重影响陆路交通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用于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