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周懿王是西周第七代王,公元前892年病死,太子姬燮懦弱无能,周懿王的叔叔姬辟方乘机夺取了王位,成为西周第八代王,谥号周孝王。周孝王在位10年病死,诸侯又把姬燮扶立为王。诸侯之所以扶立姬燮为王主要依据是( )
A.姬燮虽然懦弱,但为人宽厚 B.周孝王为人残暴,触犯了诸侯的利益
C.依据分封制诸侯有扶立周王的权力D.姬燮乃周王室嫡长子,理应继承王位
2.《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上述文字所反映的是( )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 C.汉初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当时的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4.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之,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