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两江总督高晋于乾隆四十年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之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松江地区 ( )
A.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C.松江地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D.水稻种植严重萎缩,影响到粮食安全
4、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