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政、史、地三科共150分钟。
2.答第I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II卷时,用o.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这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试卷由学生自行妥善保管,以便评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 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芣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 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 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显示出罗马法具有的特点是
A.法官判案的主观色彩浓厚 B.法律的制定受行政因素影响很大
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