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将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25小题,共50分)
1.“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2.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5.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